30年,只为守护村民健康
——记巴州区梁永镇黑潭村乡村医生邓光吉

发布日期:2015-12-30 17:39信息来源:巴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量: 【字体:  

药箱、背包、手提袋,这是他出诊必备的东西,背着这套行装一走就是30年,从未停止,他就是巴州区梁永镇黑潭村乡村医生邓光吉。

 

立志学医   守护村民健康

在巴州区东北部山区的梁永镇,有一个偏远山村——黑潭村。该村四面环山,地广人稀,道路崎岖,陡峭山路被当地村民叫作“望天路”。长期闭塞、交通不便导致该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多年来,村民得了病常常是能拖就拖。

1979年7月,年仅19岁的邓光吉高中毕业后,深感家乡群众看病艰难,萌生了学医服务乡邻的念头。1980年,他放弃了继续考大学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跟师学习中医,1983年进入黑潭村卫生室工作至今。在那条崎岖的“望天路”上,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邓光吉前挂药袋后背药箱,一直走了30年,守护着全村人民的健康。

“肚子痛吗?要得要得,我马上就来。”接到病人刘远中打来的电话,正在吃饭的邓光吉放下手中的饭碗,顾不上妻子的交代,背上行装就出了门。已感到刘远中家,量血压、问症状,查明病情后,迅速开出了治疗药物。“白色的药一天三次,一次一粒,饭后吃;黄色的药一次一粒,吃三天就停····”开好药,邓光吉对着刘远中仔细交代。“邓医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有他在,我放心。”说起邓光吉,刘远中心里充满了说不完的感激。

 

心系群众  出诊不误片刻

1989年秋天,本村村民刘秀琼因产后子宫脱垂前来就诊,当时医疗技术还相当落后,再加上工作经验不足,心理非常着急。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查阅相关资料,反复思考,采取中药调剂,一月后患者渐渐康复。

1998年寒冬的一天晚上,村民王秀华引产大出血,邓吉光接到电话后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冒着凛冽的寒风,两步并一步飞奔病人家,一边为她打上点滴,一边联系车子,连夜抬送到曾口中心卫生院救治,使病人转危为安。

2014年寒冬,距黑潭村十多公里的火峰山村村民冯春莲因肺心病在中医院住院治疗无好转回家后,全身水肿、不思饮食,嘴唇、口腔溃烂,其家人找他为其医治,本来不属他的服务范围,邓吉光还是以职业精神,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半月后明显好转。

30年来,类似这样的出诊已不计其数,脚上走出的厚厚老茧,抱病服务上门的艰辛,他从来没有抱怨过。相反,他觉得为老百姓解除疾苦是特别高兴的事。黑潭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邓光吉工作的足迹,每一棵花草树木都记录着这位淳朴乡村医生的故事。

 

 

愧对家人   行医永不放弃

由于长期劳累和饮食生活不规律,2002年邓光吉经检查患了食道炎、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在子女的强烈要求下前往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几次住院治疗,他总是背着家人提前出院,“病人需要我,我放不下他们。”

   “爸爸,今年春节你到城里跟我们一起过年嘛。”眼看春节快到了,儿子打来电话让一家人在城里过节,犹豫片刻,邓光吉还是回答道,“走不成哦,村里病人多,走不开。”

几十年来,邓光吉始终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了全村人民的健康上,提起家里人,邓光吉觉得无比愧疚,“家里事都是妻子在做,儿子成家立业了,我都没怎么关心过他们,对不起他们啊。”但每每一想到村里留守的老人、孩子,邓光吉说,“没什么好犹豫的,我是医生,我的使命就是保证他们的健康,选择了这份职业,那就要坚持到底。”

30年来,不论去哪里,邓光吉都不忘带上药箱、背包、手提袋,他早已记不清为多少病人看过病,也记不清究竟走了多少山路,他唯一不忘的是只要村民需要,他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巴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电话:0827-5256661 地址:巴中市江北大道西段49号网站地图
ICP备案:蜀ICP备18032127号-2公安备案号:川公网安备 51190202000211 号网站标识码:5119000030